繁體中文English

交通部四招促珠江口安全

香港物流商會2009.06.27

以「交通環境與安全航行」為主題的「2009珠江口海事安全論壇」今天在珠海舉行,來自粵港澳海事主管部門、港航物流企業等代表,共同交流探討通航環境與應急救助等議題。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副書記徐津津列出四大舉措力推珠江口改善通航環境;而粵港澳51家航運企業共同簽署了《珠江口通航安全珠海宣言》,是珠江口港航物流企業首次簽訂此類協議,協力塑造「珠江口安全文明暢通航區」。【本報記者方俊明、周傑珠海二十六日電】

珠江口目前是內地保持高通航密度和高通航量的水域之一,每天來往的各類船舶達4000艘次以上,年通航量達150多萬艘次,是客貨輪往返粵港澳三地的重要水路通道。不過,珠江口也是中國通航環境較為複雜和水上交通事故多發水域之一,年均事故數佔廣東轄區全年水上交通事故總數的40%以上,被交通運輸部列為全國重點監管水域。

徐津津表示,隨著橫跨珠江口的港珠澳大橋於今年底動工建設,珠江口水域通航環境和通航安全管理將面臨重大挑戰,此次召開以「通航環境和安全航行」為主題的論壇意義重大,將積極推進粵港澳在通航環境、應急反應上的深入合作。他強調,交通部一直高度關注珠江口水域的通航環境和船舶航行安全狀況,從四大方面致力該水域通航安全理念和管理水平的持續提升。

每天4000艘來往珠江口

首先,規範珠江口水域航行停泊秩序。制訂《珠江口水域船舶航行安全規定》,調整礙航錨地,開闢新錨地;推進《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線制(試行)》、《珠江口水域船舶報告制(試行)》的實施,調整和改進助航標誌等綜合治理,目前珠江口的大小船舶基本實現分道通航,而且船舶的通過速度加快,譬如大船從桂山航行至黃埔從原需7小時,縮至4個多小時。

其次,規範水工工程安全管理。在嚴把審核、審批關和竣工驗收關的同時,組織水工建築的通航安全論證,優化水工建築的設計方案,減少建設的各類設施對航行安全的影響。第三,進一步完善巡航監管工作機制,繼續完善巡航監管網點的布局,對通航密度大、事故多發水域加強午夜間巡航力度。第四,加強水上交通安全預警信息管理,通過先進監管資源和海江岸電台、海事局域網首頁信息發布等有效渠道,提高對事故的預防預控能力。

論壇期間,粵港澳海事機構與51家航運企業共同簽署了《珠江口通航安全珠海宣言》,承諾「共同遵守珠江口航行規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協力營造珠江口安全文明暢通航區。另外,宣言亦旨在加快建設立體監管和快速反應體系,促進粵港澳在通航管理、應急反應和海上搜救等方面的合作。不斷探索珠江口區域監管協調互動機制,進一步構建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長效管理機制,促成三地海事部門及港航單位修訂《珠江口水域船舶安全航行規定》、《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線制》、珠江口青州水道分道通航制,推動珠江口水域航行秩序進一步完善。

今屆珠江口海事論壇由廣東海事局主辦,中國航海學會理事長洪善祥、香港海事處處長譚百樂、澳門港務局局長黃穗文、深圳海事局局長張建斌、廣東海事局局長梁建偉等高層列席。

香港物流商会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The Chamber of Hong Kong Logistics Industry Limited

Powered by OYM56lm Limited